「欸,你知道我是學畫畫的嗎?」眼前這個穿著粉色西裝外套,帶著超粗黑框眼鏡,流著個性落腮鬍的,正是雜學校創辦人,人稱地瓜校長的蘇仰志。校長帶我們走進隱身在地下室的雜學校攝影棚,一張豔黃色的布沙發搭上漆成搶眼藍色的牆,這小小的空間裡,能隱隱的感受到叛逆的靈魂在躁動著。
(延伸學習:義大利大師英諾桑提全球首門線上課程 - 【解密圖像故事力|打造深入人心的創作】 http://go.sat.cool/w82fl)
大家知道他是雜學校校長,是孩子的爸爸,卻少有人知,他也是一個藝術家。
「我喜歡用直白的方示表達,所以我都是用很大膽的顏色,你看雜學校也都是這樣的形象」為台灣帶來了顛覆性的教育觀的雜學校,骨子裡的那股「不太乖」的精神,完全來自這位浪漫的創辦人。也就是這股不甘守舊的傲氣,為相對保守的台灣人,開啟了對教育體制的無限想像。
從小學畫畫的蘇仰志總是偏愛那些具有深層意義、能夠引人反思的作品。創作時的他,比起規範地畫出符合大眾美感的畫作,更習慣將自己關心的議題融入。「希望自己不是單純地作畫,而是透過藝術創作模式紀錄這個社會」。
對於作品他擁有自己的一套見解,「並不是說這個東西有多美,藝術價值有多高,而是這些東西能不能傳達你想說的話。」在他眼中,美不美該從你對一件事物的要求和目標來定義。當你想要透過作品傳遞某個理念時,一片白蒼蒼、什麼都沒有的畫布或許會比一塊色彩繽紛的作品來的更有深意。
蘇仰志對美的解讀也體現在他對自己孩子的啟蒙教育上:「人類其實是先透過感觀去接觸這個世界。」這其中其實有很多種多樣的形式,而繪本便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載體。對於蘇仰志而言,繪本就是一種沉浸式體驗。通過閱讀繪本你會不自覺的深入它的世界,並在無形中養育著你的生命觀、一種文化跟一種認可。
「我覺得繪本不只是繪本,他開啟了我們很多對話。」「而且小孩讀的並不是繪本,而是大人眼中的世界。因為孩子還小看不懂字,所謂的『讀繪本』其實往往是大人們闡述出來的故事。」有能力為孩子解讀世界,才能養育孩子的眼界。
談到「解密圖像故事力⎪打造深入人心的創作」這門線上課程,蘇仰志說:「英諾桑提,真的是當代一個很偉大的國際大師,台灣很難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國際級的作品。」繪本就像海洋一樣,平靜的海面下藏有豐富的生命力,優質的繪本在30多面的紙頁上,可以乘載著孩子觀察、探索、好奇的無限可能性。同樣的故事通過不同人的演譯,就會凸顯出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,而這也是繪本具有強烈啟發性的原因。(延伸學習:義大利大師英諾桑提全球首門線上課程 - 【解密圖像故事力|打造深入人心的創作】 http://go.sat.cool/w82fl)
這堂課不只是給喜歡畫畫的人,更是給那些想對世界說自己故事的人。
「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畫畫,都有一個畫畫的夢,如果這堂課,能讓大家重拾畫筆,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。」蘇仰志翻了翻帶來的繪本,「因為我也已經好久,好久沒有畫畫了。」
編輯:薛佳文、包雅竹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