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章列表
發刊詞:你真的了解自己嗎?
勇於選擇,迎向改變,讓生命的道路,回到你的手中。你好,我是熊仁謙。很多人聽過我是因為我的經歷比一般人還要特別。我10歲出家,12歲到印度研究佛法,19歲還俗。我今年25歲,前後出了四、五本書,大概翻譯過幾百萬字的藏語文獻,並且我創立了一個叫做快樂大學的 YouTube 頻道,此刻它有將近30萬人的訂閱。我努力用印度哲學跟佛法思維的角度,談我們人生中會面臨到各種的問題與話題。我在印度那段日子很辛苦,但也讓我對人生的各個面向有了不一樣的看法。根據我這段時間的觀察跟收集,我發現我們現代人不太善於怎麼做選擇。我講的並不是今天決定晚上要吃什麼的那種選擇,而是在生命的道路上,遇到重要的人生課題,許多人不知道或是不瞭解,該怎麼樣去具體的分析跟判斷。當然更重要的是,不知道如何做出良好的選擇。甚至是當他們以為自己做了選擇後,到頭來卻發現那樣的選擇根本不是出自於他的自由意志,或者是理性的思維,因此,當他發現現實與想像不一樣的時候,開始怪罪與後悔。事實上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一點都不奇怪。人性本來就比較喜歡歸咎、歸罪於他人,相較於自責跟反省,怪罪別人會感到舒服一點。然而我們在怪罪的同時,內心其實清楚的知道自己並不開心;我們更知道這個選擇是我們自己做的,是「我」做的。所以我決定要開這門課。因為長期以來我收過許許多多讀者的提問,追根究底,它們看起來有很多不同的樣貌,但是其實都是在談「選擇」。有些讀者可能面對的是情感的問題,不論是被分手了,或者說他在一段痛苦的感情中不知道該怎麼維持下去、不知道該怎麼辦;有些人面對的是成長,家裡對他的期待跟他面對到的現實有很大的距離,他不知道該怎麼辦;有些人面對的是在職場上一定的年限之後他想要轉變,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踏出下一步,不知道這樣子做是不是正確的。很多時候,他們都希望我可以給一些建議。其實我常常聽到一些我個人覺得誇張而言過其實的讚歎,有些人會說我的一些影片或是我的書「救」了他們。我從來不覺得我能夠救任何人。我常用的一個例子是,我們都在生命的跑道之上,當我跑過你身邊,看到你跌倒的時候,如果我有餘裕,我可能會伸出手來拉你一把,但你站起來之後要不要繼續跑、跑得會怎麼樣,不是我能夠干涉跟做的了。所以我從來不覺得我自己救了誰,我也不覺得我有能力幫任何人做決定,我覺得我唯一能夠做的事情是提供一種多元的觀點,提供另外一種看事情的方式,更重要的事情是,我能夠做的是跟你分享這個觀點,希望你能夠從這個角度或這個觀點,而得到不同的答案與啟發,做出你自己覺得不會後悔的選擇。所以就像我剛剛說的,我覺得大部分人面對到的問題往往是,做選擇的時候缺乏了方法,因此這一系列的音頻課程想要跟你分享的,就是做選擇的方法論。在這套音頻課程中,我會分成三個部分來與你一起訓練自我選擇的能力。第一部分我們會先嘗試去破除現有的框架,諸如我們「無法選擇出生,但能選擇怎麼活」,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觀察自己、覺察自我,你會發現舊有的框架開始改變。第二個部分我會與你分享用「不要」的方式重新找出自己的選擇,為什麼要用「不要」來做選擇呢?因為一旦你只想著「我要」什麼,很容易就陷入情緒、欲望所形塑出的框架裡無法跳脫,因此進而拿掉「我以為」、「我覺得」這三個字,開始重新整理與反思是第二部分要做的練習。第三部分我們再上一層,與你分享如何修正跟重新設定。當你經過一連串的練習,慢慢可以掌握生命的道路,此時挑戰才剛開始。我會與你分享如何不斷的為自己設定具體的、新的目標,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為自己選擇有意義的生命與生活。我希望這套音頻課程所談的思維模式,讓你可以真正的落實在生活中。尤其是當我們受到外在的資訊轟炸,跟成見和價值觀所綁架時,可以退一步、定下心來重新梳理,做出真正適合你並且讓你安心進而開心的選擇。我希望這套課程能夠陪著你在未來的人生中活得更自在,慢慢脫離外在的控制,最後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。我選擇用音頻的方式希望你可以隨時反覆聆聽,我更希望這不是一次性的學習,而能夠陪伴你在人生的道路上,持續著、走著,持續著面對不同階段的不同挑戰。這套課程的目的希望協助你重新建立自己做選擇的能力。當然這些是方法論,方法論有可能在某些時候會缺乏具體的事證,然而這些方法論是我的生命的見證,是我生命的歷程中得到的經驗。所以如果你想要瞭解的更多,知道我是如何使用它的,歡迎你閱讀我的書《難以勸誡的勇氣》,或者你也可以到我的YouTube頻道「快樂大學」,或我的臉書「熊仁謙・大鼻子哲人」,來跟我保持聯繫、來與我交流。這些的課程,我們希望你聆聽之後可以得到以下的幾種結果。首先我希望你聆聽這些的課程之後可以讓你更加的輕鬆。我覺得放鬆跟自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但它並不是來自於自我催眠跟強迫,而是當你看到你原本以為的死局,其實有很多很多的解答的時候,會得到的那一種放鬆的、解脫的一種舒暢感。我希望這一系列的課程,可以給你帶來這一點點的感受跟啟發。其次我希望這一系列的課程,可以讓你每次在面對抉擇跟決定的時候,停下來、定一下,知道不用馬上回覆,知道不用馬上回應,知道其實我現在面對的只是一個框架,我其實有別的選擇,也就是我要強調的「第三種選擇」。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希望所有聽過這系列課程的朋友們,可以在因為這段課程的分享跟鼓勵之後,變得更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生活,變得更加樂觀;更加理解到所有的事情,其實都是事在人為,我們有辦法去形塑出自己的生活,更重要的事情是形塑出自己的生命,而形塑出自己。我是熊仁謙,我在「訓練自主選擇的八堂邏輯課」音頻課程中等你。希望這一系列的課程能夠陪伴我們的人生在每一個選擇之下,都能變得更加美好,能夠得到更好的成長。